开栏语
躬耕教坛育桃李,匠心筑梦启新程。2025年是襄阳职业技术学院“二次创业”元年,也是学校全力推进“双高计划”二期建设、冲刺职业本科创建的关键之年。站在“三建成、一开启”的奋斗目标新征程上,全体襄职人正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,以“强师铸魂”为笔,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的襄职篇章。
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,学校党委宣传部特开设“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,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”专栏,集中展现一批扎根职教、甘为人梯的先进典型。他们或深耕课堂传道授业,或创新实践服务社会,或矢志科研突破壁垒,用行动诠释“躬耕教坛、强国有我”的使命担当。让我们以榜样为镜,汇聚奋进力量,共同谱写襄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!

在汽车工程学院,有这样一位“汽车人”:他扎根职教17 年,带学生造赛车,斩获全国冠军;他改课堂为“车间”,破解技能教学痛点;他挑重担攻难关,助力产教融合发展。他就是汽车工程学院教学秘书刘翔。
斩获全国高职唯一冠军,以热爱点燃学子梦想
“让学生在造车实战中学技能、长本领。”这是刘翔从教以来的坚持。入职至今,他先后组织学生制作8台方程式赛车、改造4台民用车、改良十多台教学教具,把对汽车的热爱转化为带学生追梦的动力。
备赛之路充满艰辛。为优化赛车性能,他带着学生日夜泡在实训室,睡在车里、吃在车里是常事,有时凌晨两三点还在校外场地练车;一辆赛车造价20万到30万,为争取零部件赞助,他需反复向企业解释造车育人的意义,做大量沟通工作。2017年,这份坚持迎来高光时刻——他指导的2016届学生范攀,在全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比赛中,凭借过硬的赛车设计与精准操控,击退清华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选手,斩获效率测试(燃油)全国单项冠军,这也是全国高职院校在该项目上的唯一冠军。
在他的带动下,学生潜能被充分激发:学生叶磊自学CAD、UG工程制图软件,根据发动机性能设计匹配赛车配件,大幅提升赛车经济性与动力,获评共青团中央“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”优秀奖;陈希、黎磊、王子恒等学生,还在他的指导下创办襄阳洪泽、三客优、壹刻钟等创新创业项目,将技能转化为实践成果。
对学生的投入,背后是对家庭的歉疚。两个女儿先后出生在他指导比赛期间,每次在医院陪产到孩子出生,他便匆匆赶往赛场;母亲身患重病需长期治疗,却始终鼓励他“专心搞比赛”。“为人子、为人父,更要为人师。”刘翔把这份责任融入教学,让吃苦耐劳的“赛车精神”成为学生成长的底色。
让课堂变身“汽车车间”,破解技能脱节难题
“课堂不能只讲理论,要让学生摸得到真车,练得了真技能。”深谙职教规律的刘翔,率先探索“岗课赛证”融合教学改革,把“车间”搬到课堂,解决学生技能与企业岗位脱节的问题。
在学校汽车实训室,教室后方停放着拆卸的小轿车,学生刚学完维修检测理论,转身就能上手实操。讲解发动机故障时,刘翔会随机选一辆车打开发动机舱,教学生“望闻问切”:先闻舱内气味,再用诊断仪检测数据,最后才拆解零部件,“就像西医做手术,先拍CT确认症状再开刀。”
2022年,他主导的“岗课赛证”教学改革方案在全校推行:按企业生产任务重构课程体系,实施“工学结合、育训一体”模式,校企双元授课破解技术难题;建立学分银行激励学生精进技能,实行“每周一小考、每月一大考、每学期一认证”的分层考核,让证书与技能挂钩。2023年,使用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“东风产业学院”“比亚迪汽车产业学院”揭牌,他推动这里成为新能源汽车、智能网联汽车的实训教学区,还规划设置博士工作站开展新技术研究。
多年来,刘翔的课堂始终保持“听得懂、听得进、用得上”的口碑:文科生汤铭豪因他的课爱上汽修专业,蒋长健说他“常穿插个人经历和故事,生动不枯燥”。担任13年班主任期间,他把学生当家人——一名学生家中失火、母亲身亡,他个人资助抚恤金,协助申报困难补助,帮学生完成学业并入职武汉神龙公司,成长为技术骨干。他连续16个学期教学质量优秀,先后获评校级优秀教师、优秀班主任,斩获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。
深耕多岗守初心,助力产教融合升级
从班主任到研究室主任,从党支部书记到双高建设骨干,刘翔始终以“舍小我、顾大局”的担当,扎根每个岗位。
任研究室主任时,他牵头完成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验收、教育部首批1+X试点建设,推动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衔接,让人才培养更贴合企业需求;任党支部书记期间,他成功申报校级样板党支部及党建重点课题,以党建引领专业发展。
在学校“二次创业”和“三建成、一开启”跨越式发展关键期,他更是冲锋在前:参与汽车学院两个专业升本准备工作,紧密联系东风公司,先后组织十多次东风生态圈调研,论证高水平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可行性;牵头撰写申报材料,升级实训基地,深化校企合作,全力服务“东风—襄职”产教融合品牌建设,助力教随产出、服务东风出海。
从赛车赛场到教学课堂,从岗位攻坚到产教融合,刘翔用17年的坚守证明:职教路上,以热爱为燃料,以匠心为引擎,就能为学生铺就成长路,为产业注入新动能。
(汽车工程学院供稿)